1937-1952年,創建于抗日戰爭中的機車修理廠
隴海鐵路寶雞機廠,是寶雞石油機械廠的前身。這個1937年創建的國有工廠,在最初的十幾年里正經歷著一個極為特殊的歷史時期,民族矛盾和國內矛盾交織在一起,空前尖銳激烈。從建廠始出,就被打上民族工業的強烈時代印記。寶石之路,非尋常之路,崎嶇而又艱難,多舛而又多彩。
1953-1965年,轉產石油機械的初期創業。
1953年5月的寶雞,春光格外明媚,。五一節,寶雞機廠收到蓋有政府鮮紅大印的命令、由鐵路系統轉業至石油系統,直屬燃料工業部石油總局領導。5月16日,移交暨命名慶典隆重舉行。700多名身著鐵路工裝的員工,整齊地坐在會場、以依戀和興奮的心情,參加了“石油管理總局第一機械廠”命名大會,8月,又有219名復轉軍人調人工廠。這樣、中國第一支由鐵路工人和復轉士兵組成的從事石油機械制造的專業先鋒團誕生了。時任主要領導人有享有很高威信的黨委書記兼廠長孫勵齋,東北調來、已有十年工廠管理經驗的第一副廠長王國蘭,新調入曾在著名石油師(57師)任教導員,才干出眾的第二副廠長靳學禮等。全廠上下,老鐵新銳、團結信任,眾志成城、爭相學習新的修造技術,勇闖試制關,生產規模和產能建設迅速擴大,與后來建成的一機部蘭石廠、上海大隆廠,成為五、六十年代中國石油機械制造業的“三強”。
1966-1976年,自力更生,革新改造,實現石油機械配套生產
1977-1986年,在整頓改革開放中奮進
1987-1996年,新時期的機遇與挑戰
1997一2001年,歷史性的突破
2002-2006年,鼎盛時期的到來及發展前景
2007-2017年,砥礪奮進提質增效的十年